首页 > 最新动态 > 科技赋能新质生产力,数字驱动农业现代化—2025第四届数字农业发展大会在武汉成功举办
最新动态
科技赋能新质生产力,数字驱动农业现代化—2025第四届数字农业发展大会在武汉成功举办
2025-11-1919

11月17日至19日,由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主办,数字农业分会与湖北富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承办吉林省中农阳光数据有限公司、武汉高科农业集团有限公司、世纪云天(海南)投资集团、湖北富贵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农业农村部华中耕地修复技术重点实验室协办,中国联通、安徽易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都比昂科技有限公司、吉林远通矿业有限公司、山东丰农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大力支持的“2025第四届数字农业发展大会”在武汉成功召开。

图1.jpg

本次大会以“科技赋能新质生产力、数字驱动农业现代化”为主题,聚焦单产提升与全产业链数字化,致力于筑牢国家粮食安全根基。来自政府部门、科研机构、高校及数字农业企业的260余位代表齐聚一堂,共商数字农业发展大计。

图2.jpg


开幕式:凝聚共识,擘画数字农业发展新蓝图

       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会长陈生斗,中国种子协会副会长、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原主任魏启文,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原主任谢建华,武汉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康伟九,湖北省农业农村厅科技与人才处处长柯枫英,武汉东湖高新区管委会副总经济师程亚红,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党委副书记、总经理何昌福,以及国家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郑文刚、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秘书长李光、柏乡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王靖利、湖北富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仁宗等出席会议。

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会长陈生斗、武汉东湖高新区管委会副总经济师程亚红、湖北富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仁宗致辞。

图3.jpg



陈生斗会长在致辞中强调,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正进入以数字赋能为核心的新阶段。本次会议的主题为“农业科技赋能新质生产力 数字驱动农业现代化——聚焦单产提升与全产业链数字化,筑牢粮食安全根基”,这个主题精准契合了“十五五”规划建议中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部署,顺应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需求。

筑牢粮食安全根基,单产提升是核心抓手。近年来,各地以数字技术为支撑,推动良种、良法、良机、良智深度融合,推广科学密植精准调控、水肥一体化等智能技术,建设高标准示范区,让每一块耕地都实现效益最大化。同时,部分地区聚焦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打造农业全产业链管理平台,构建“空天地人机网”一体化体系,打通“耕、种、管、收、储、运、加、销”各环节数据壁垒,实现生产智能化、管理精准化、溯源全程化,让农业从“靠天吃饭”转向“知天而作”。

2024年湖南益阳再生稻智慧农场水稻单产创造1265.28公斤的高产纪录,且亩投入成本降低12.1%,黑龙江省加快农业生产全过程数字化升级转型,提高了粮食产量,总产稳居全国第一。实践充分证明,数字技术正成为激活农业生产潜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关键力量。

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将持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技术、资本、人才等要素向农业聚集,让数字赋能成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数字农业是农业强国建设的必由之路,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让我们凝心聚力、务实创新,让科技之光照亮田野,让数字之力赋能振兴,共同书写单产提升与全产业链数字化发展的新篇章,为筑牢国家粮食安全根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图4.jpg


程亚红总师表示,东湖高新区作为国家创新战略的重要承载区,将持续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积极探索数字农业新机制、新模式与新场景。

图5.jpg



王仁宗董事长在发言中提出,“数字农业必须扎进土里、帮到人”,呼吁行业企业摒弃零和思维,加强协同合作,共同推动中国数字农业方案走向世界。

开幕式上,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为富邦股份“番茄公社”颁发零碳农业园区认证,标志着富邦在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主旨报告:把脉发展方向,聚焦关键技术

在大会主旨报告环节,多位权威专家围绕数字农业关键领域展开深入探讨。

图6.jpg

华中农业大学汪波教授代表傅廷栋院士作《耐盐碱油菜与盐碱地改良实践》报告,指出油菜作为改良盐碱地的特色大田作物,在拓展耕地资源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图7.jpg

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原主任谢建华从重大意义、重点举措及数字化助力三方面,系统阐述了加强耕地保护、夯实粮安根基的必要性。

图8.jpg

中国种子协会副会长魏启文从国家粮食安全高度出发,分析了种业振兴的新进展与创新方向,强调种业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所在。并分享了我国种业振兴的新进展与新方向。


主题报告:展示前沿成果,分享实践案例

主题报告环节,专家们围绕智能灌溉、农业大模型、遥感监测、生物技术、液体肥料等热点问题进行探讨。

图9.jpg

国家农业智能装备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郑文刚指出,未来农业灌溉将朝着大数据驱动、服务平台化与农机农艺信深度融合方向发展。

图10.jpg

农民日报种植业部主任杨久栋博士结合案例,分析了人工智能在农业灾害预警与防控中的技术路径与应用前景。


专题报告:技术汇聚,洞见未来

在专题报告环节,湖北富邦科技、中农阳光、禾大科技、中国联通、安徽易刚、山东丰农、中国移动等企业代表,分别就数字农业解决方案、智能灌溉系统、农业大模型、水肥一体化、多光谱监测、垂直大模型等主题作了技术报告,展示了数字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创新实践与落地成效。

图11.jpg

其中,富邦科技统阐述了公司以“数字+生物”双轮驱动,赋能农业价值链升级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实践。

图12.jpg

中农阳光分享了空天信息技术在大农业中的集成应用,中国联通系统介绍了其在农业大模型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图13.jpg

禾大科技发布了“田小二2026”系列智能灌溉新产品,华中农业大学蔡鹏教授分享了基于生物膜技术的土壤健康系统构建理论,现场备受关注。

图14.jpg
图15.jpg

世纪云天海南投资集团副总经理赵永泉从国内外液体肥料现状,结合自身的实践,指出未来已来,拥抱液体肥料,引领水肥一体化新浪潮。

图16.jpg

中国联通首席农业科学家盛耀辉博士,以数智赋能农业大模型聚焦AI技术创新,共探智慧农业发展新路径为题,系统阐述了中国联通在这方面的发展实践。

图17.jpg

中国移动十百千专家,农业行业专家邱政超博士,以AI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实践与展望为题,通过AI与现代农业的深度融合,详细介绍了核心引擎万象耕耘大模型,以及中国移动农业在全国的实践,并对AI农业和生态构建进行了展望。

图18.jpg

安徽易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市场负责人何为重点介绍了大田作物水肥高效精准管理与决策系统。

山东丰农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孙语杉以多光谱技术:数字农业的智慧之眼为题,分享多光谱技术与农业监测,以及在应用方面的实际案例。

图19.jpg

为推动行业创新成果转化与推广,大会发布18项具有代表性、实效性与推广价值的优秀案例,覆盖智慧种植、智能灌溉、数字平台、遥感应用等多个领域,展现了我国数字农业从试点示范走向规模化应用的最新进展。


结语:以数字之力,赋能农业未来

第四届数字农业发展大会的成功举办,为政府、科研机构与企业搭建了高水平交流平台,有效促进了政策传导、技术共享与产业协作。会议凝聚的共识与发布的成果,将为推动我国农业全链条数字化转型、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注入新动能。


来源: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秘书处




往期推荐



第八届富硒农业发展大会暨2025年富硒农产品博览会在安康举办

关于《配方基质》团体标准立项公告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25年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
点点赞
点分享
点喜欢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